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周日 (13 日) 表示,該國在即將於周四 (17 日) 啟動的美日關稅談判中,不會將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作為施壓手段。這項聲明是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因美債拋售潮陷入動盪的背景下做出的,凸顯日本試圖避免事態升級的審慎態度。
美國川普政府自上月起對日本汽車及農產品加徵高達 25% 的懲罰性關稅,此舉直接影響日本每年近千億美元的出口額。儘管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其外匯存底中美債規模高達 1.079 兆美元,佔外國持有美債總量的 15%,但執政的自民黨高層明確排除了將此作為談判籌碼的可能性。
自民黨政調會長小野寺五典在《NHK》節目中說:「作為同盟國採取擾亂市場的舉動極不明智,這不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小野寺還說,日本應就美國關稅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亞洲其他國家也面臨類似困境,許多國家被徵收了全球最高水平的關稅之一,並稱日本將致力於加強與東協的合作。
此次關稅爭端恰逢美債市場劇烈震盪期。受聯準會 (Fed) 升息預期與債務上限危機雙重壓力,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飆升至 4.8% 上方,創 2007 年以來新高。亞洲主權基金的大規模拋售被認為是重要推手,光是日本投資人上月就減持美債超 200 億美元。這種拋售潮甚至迫使美國財長葉倫推遲原定的亞洲訪問計畫,專注於應對國內債務僵局。
這一輪美債拋售是促使美國宣佈「對等關稅」計畫暫停 90 天的原因之一,美國財長貝森特很可能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儘管貝森特堅稱,這是川普政府早就定下的「策略」,但《CNN》上周三 (9 日) 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指出,以貝森特在金融界的投資履歷來看,他不會讀不懂市場的信號,美國財政部內部對美債被大量拋售的擔憂,才是川普決定暫停對等關稅的一個核心因素。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 2025 年 1 月,日本持有 1.079 兆美元美國國債。
值得注意的是,日元兌美元 (USDJPY) 匯率近期出現顯著波動。隨著近期美元指數回落,日元回升至 142.895 的近半年高點,但貿易失衡引發的貨幣博弈仍在持續。
經濟學家指出,日元過度貶值雖有利於出口企業,但卻推高了進口成本,加劇國內通膨壓力。
在多邊層面,日本正積極尋求東協國家的支持。日本外務省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對東協十國的直接投資年增 24%,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 框架下的貿易額佔比已達 35%。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儘管美日雙方劍拔弩張,但東京仍保留政策迴旋空間。BOJ 最新會議紀錄顯示,委員們普遍認為必要時可擴大國債購買規模,暗示其仍有能力透過量化寬鬆緩解市場壓力。
同時,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也悄悄增加對東南亞基礎建設項目的貸款額度,顯示出戰略重心東移的跡象。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