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 (Goldman Sachs) 周三 (16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在川普政府貿易政策掀起市場震盪之際,該行股票交易營收創下華爾街史上最高紀錄,推升整體獲利超出市場預期,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此外,該行還宣布將自第三季起把股息提高至每股 4 美元。
根據財報,第二季稅後淨利達 37.2 億美元,年增 22%,每股獲利為 10.91 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9.53 美元;同期營收達 145.8 億美元,也比市場預估高出約 11 億美元。截稿前,高盛 (GS.US) 周三盤前股價上漲 1.17%,每股暫報 710.72 美元,該行股價自今年以來已上漲 23%,在標普金融股指數中排名第五。
股市動盪助攻交易營收創紀錄
在全球市場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而劇烈波動下,高盛股票交易營收攀升至 43 億美元,年增 36%,較分析師預估值高出約 6.5 億美元,也優於第一季的表現。高盛指出,這主要受惠於股票與衍生性商品的做市業務熱絡,另有融資需求強勁加持。
不只股票部門表現亮眼,高盛固定收益、貨幣與商品 (FICC) 部門也繳出佳績,營收達 34.7 億美元,年增 9%,同樣優於市場預期。FICC 中的融資營收更創歷史新高,顯示在當前資本市場波動中,高盛仍具高度操作靈活性。
在整體市場動盪中,高盛的交易部門比競爭對手如摩根大通 (JPM.US) 、摩根士丹利(MS.US) 與美銀 (BAC.US) 更具韌性,後者的股票交易收入反而出現季減。
併購需求回溫 投資銀行業務回彈
儘管部分企業因貿易前景不明而採取觀望態度,但高盛指出,隨著壓抑許久的併購需求浮現,交易活動也有所回溫。第二季投資銀行總營收達 21.9 億美元,年增 26%,其中財務顧問收入大增 71%,主因是美洲、歐洲與中東市場併購案數量增加。
另一方面,股票承銷業務表現持平,債券承銷則因槓桿融資活動放緩而小幅下滑。
資產管理業務獲利下滑 裁員與控管成本並進
資產與財富管理部門的表現則稍顯疲弱。該部門第二季淨營收為 37.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3%,主要受到股債投資表現不佳所拖累。不過,管理費收入仍年增 11%,顯示該業務對高盛的長期發展依然重要。
高盛同時持續推進節省成本的多年度計畫。第二季員工人數已減至 45,900 人,較前一季減少約 2%,並持續將部分管理與合夥人職位遷至達拉斯、華沙與班加羅爾等成本較低的策略地點。
此外,在 6 月通過聯準會 (Fed) 壓力測試後,高盛宣布將自第三季起把股息提高至每股 4 美元,並強調此支出不會影響調整後的 EBIT、EPS 與自由現金流。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