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施凱爾 (Sir Keir Starmer) 與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周四 (24 日) 簽署了一項價值數十億英鎊的自由貿易協議,這項被譽為里程碑式的協議歷經 3 年多的艱難談判終告達成,預計將為兩國經濟帶來顯著提振。
該協議旨在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對英國而言,這項協議預計每年可為其經濟增加 48 億英鎊的產值,並有望在航空航天、科技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創造超過 2200 個英國就業機會。對印度而言,此協議是其近十年來最重要的貿易協定,標誌著其在經歷數十年保護主義後,正積極向全球投資開放其 3 兆英鎊的經濟體。
在關稅方面,協議包含大幅度減免。英國出口至印度的汽車、威士忌、琴酒、航空航天設備和醫療器材等將更便宜。其中,威士忌出口印度的關稅從 150% 直接減半至 75%,並將在 2035 年前降至 40%。英國出口印度的平均關稅將從 15% 降至 3%。
印度方面,其出口至英國的紡織品、珠寶、服裝、鞋類及冷凍蝦等商品的關稅也將大幅降低。約 99% 的印度輸英商品關稅線將獲減免。
這項協議的談判過程充滿挑戰,歷時 3 年半,涉及簽證、關稅減免及稅務優惠等敏感議題。英國商務大臣雷諾茲 (Jonathan Reynolds) 與印度貿易部長戈亞爾 (Piyush Goyal) 之間的良好私人關係被認為是推動協議達成關鍵。
儘管協議已獲印度內閣同意,但仍需英國議會批准,預計至少 1 年後才能生效。
除了貿易,兩國領導人還承諾在國防、教育、氣候、科技與創新等領域加強合作,並將透過加強情報共享和行動合作來打擊腐敗、嚴重詐欺、有組織犯罪和非法移民。
儘管此協議被視為英國脫歐後的一大經濟成果,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反對黨擔憂,延長的社會保障條款可能導致英國工人被廉價的印度勞工「削價競爭」。然而,英國商務大臣雷諾茲堅決否認此說法,並指出印度工人在臨時調派至英國時,其社會保障條款與其他 17 個國家 (包括歐盟、美國和韓國) 的協議相同,且考慮到簽證和國民保健服務附加費,實際僱用成本並不會更低。
此外,該協議並未如英國所願,獲得印度金融和法律服務行業的充分市場准入,相關雙邊投資條約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