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商之一、日本電子設備巨擘東電化(TDK)宣布在光學科技領域取得突破,能夠以當前電子產品的十倍速度處理數據,解決制約生成性人工智能(GenAI)發展的一個關鍵樽頸。
TDK稱,已成功演示了世界首個「自旋光探測器」,該設備結合了光學、電子和磁性元素,實現了20皮秒(即20萬億分之一秒)的響應時間,有望取代現有的基於半導體的光探測器,這些探測器用於在芯片之間傳輸數據。
儘管該技術仍不成熟,並面臨與集成電路設計師建立生態系統的重大挑戰,TDK相信其設備通過減少晶圓工藝的數量,可能在成本上優於其他解決方案。
TDK下一代產品開發中心的高級經理福澤英明表示,當前電子設備嚴重限制了AI處理器的數據傳輸速度。他表示,這個數據傳輸是AI的最大樽頸,而不是半導體GPU的性能,由於TDK能夠突破許多當前的樽頸,因此公司認為這項技術將成為AI和數據中心行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作為TDK的研究合作夥伴,東京日本大學的電氣工程教授塚本新太郎測試了這一新設備,指自旋光探測器在科學和技術層面上都具有顯著的潛力。
TDK計劃進一步測試以確認超高速下的連續光傳輸,並計劃在2026年3月底之前向客戶提供樣品,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進入大規模生產。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主要的AI公司也在努力開發將光學技術集成到其芯片封裝中的收發器,TDK的技術將成為此類下一代硅光子技術的挑戰者。台積電(TSM.US) 正在推進這一技術,目標是在五年內實現生產。另邊廂,英偉達(NVDA.US) 也早在2020年以7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的Mellanox Technologies,強調了解決數據傳輸樽頸的重要性,該公司專門致力於實現網絡、系統和數據中心之間的高效連接。(da/a)(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