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市場動向
1. 7月25日(週五)美股盤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漲。截至發稿,道指期貨漲0.13%,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13%,納指期貨漲0.05%。
2. 截至發稿,德國DAX指數跌0.78%,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38%,法國CAC40指數跌0.03%,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40%。
3. 截至發稿,WTI原油漲0.35%,報66.2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0.35%,報69.42美元/桶。
市場消息
美股Q2財報季開局強勁!企業盈利引擎持續發力有望支撐漲勢。截至目前表現強勁的美股第二季度財報季表明,美國企業的盈利引擎運轉良好,這或許有助於緩解市場對美股創紀錄上漲勢頭可能過熱的擔憂。數據顯示,截至週四收盤,標普500指數中已有約三分之一的成分股公司公佈財報,大約83%公司的盈利表現超過了分析師預期,有望創下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最高的“超預期”比例。標普500指數自4月8日觸底以來已上漲了28%,並在過去幾周屢創新高。等權重標普500指數也創下紀錄新高。美股的這輪漲勢出現在市場對關税對經濟影響的擔憂減退之際,投資者逐漸重返股市,告別此前極端的風險厭惡情緒。Nationwide首席市場策略師Mark
Hackett表示,要想讓美股此輪漲勢持續下去,企業盈利仍需不斷給投資者帶來驚喜,而本輪財報季正展現出這樣的潛力。
高盛調查:機構看漲美股七巨頭信心爆棚,看空美元情緒創十年峯值!高盛面向機構客户進行的最新QuickPoll顯示,投資者對美國股市——尤其是“七巨頭”大型科技股——的信心正迅速升温,與此同時,看跌美元的聲音卻逼近歷史峯值。這項於7月1日至2日完成的月度快調共收到800份有效問卷,顯示風險偏好已回到2025年1月“美國例外論”主導市場時的水平;只是如今資金更分散,美元資產被持續減倉,歐洲等發達市場同步迎來流入。投資者為何對美股保持樂觀?奧斯特倫德羅列了三大推手:首先,美聯儲立場轉鴿,利率下行速度超預期,直接抬升股市估值;其次,AI概念持續升温,美國坐擁全球科技龍頭,“七巨頭”尤為受寵——66%的受訪者已持有或計劃進一步增持;再次,地緣政治溢價回落,雖然貿易與地緣仍是焦點,但市場已把10%—15%的實際關税視為新常態,對全球供應鏈斷裂的擔憂明顯緩和。加勒特補充稱,4月初市場曾擔心美國“退出全球貿易”,如今這一憂慮已基本消散。
標普新高背後的隱憂:曾精準預測08危機的經濟學家揭祕美國經濟“暴風雨前的平靜”。曾預見2008年金融危機的頂級經濟學家Raghuram
Rajan警告,雖然美國經濟短期內看起來風平浪靜,多重衝擊終將顯現,“你必須細緻觀察,才能看出即將到來的影響。”Rajan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就率先發出風險預警。他指出,目前一系列經濟數據和股市表現令人安心,標普500指數近日創下歷史新高,經濟仍在擴張,且未見通脹顯著上升。但在他看來,這反而給特朗普政府提供了更多空間去推行激進政策,包括提高關税、擴大赤字的減税與財政支出方案、向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甚至醖釀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Rajan尤其擔憂關税對經濟的滯後影響。Rajan指出,關税尚未顯著影響經濟數據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政府多次延長談判期限,延後了衝擊顯現的時間;另一方面,企業也通過提前囤貨、調整供應鏈或自行吸收成本等方式進行應對,以等待貿易政策的最終落地。除了貿易問題,Rajan也提到特朗普政府對貨幣政策的干預將帶來長期隱憂。
美股創新高狂潮暗藏崩盤信號:美聯儲+財政部合奏下的“流動性狂想曲”即將終結。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lobalData.TSLombard
發佈的一份重磅研究報告顯示,由美聯儲與美國財政部協同操作所釋放的龐大過剩流動性一直是推動美國股票市場乃至全球股市“牛市上漲曲線”的核心力量,其影響凌駕於傳統估值指標之上,並創造出了一個被政策過度扭曲的市場。該研究機構開始質疑,美聯儲和財政部提供的這種流動性支撐還能讓市場維持高估值泡沫多久。該機構的分析觀點指出,量化寬鬆(QE)實際上已將美聯儲有效變成了財政部的“銀行家”,並導致商業銀行存款激增,遠遠超過貸款增長。這些未被貸出、未用於擴大實際GDP的存款過剩,正流向並推高金融市場,這種未貸入更廣泛經濟以擴大GDP的龐大過剩資金無疑是不斷推高股市的最強勁驅動引擎之一。GlobalData.TSLombard
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Steven Blitz
在研究報告中寫道:“股票市場真正應該翻越的‘憂慮之牆’在於,美聯儲/財政部聯手提供的流動性還能讓美股極端的高估值維持多久。在非常短期內,我們預計流動性總體廣泛流入將遠低於上半年。”
個股消息
復甦仍遙遙無期!英特爾(INTC.US) 績後大跌。財報顯示,英特爾Q2營收為128.6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受關税不確定影響下客户提前備貨的影響;毛利率繼續下滑至27.5%,低於指引預期(34.3%)。該公司本季度員工總數繼續縮減至10.14萬,根據公司目標,至年底將員工總數控制在7.5萬左右,大約還會繼續裁員2.5萬人。受遣散費等因素影響,該公司利潤端在下半年仍將繼續承壓。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誓言在這家芯片製造商內部實行“新的財務紀律”,但他未能清晰地闡述如何讓該公司在史無前例的AI熱潮中重新變得更具競爭力,進而在先進芯片製程領域儘量追趕競爭對手台積電。此外,該公司管理層給出了好於預期的第三季度營收預測,但對利潤的展望則較為黯淡。該公司表示,該季度的利潤率將低於華爾街的預期,也許在第三季度只能勉強實現盈虧平衡,而華爾街分析師們此前預計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可能達到4-5美分。截至發稿,英特爾週五美股盤前跌近8%。
金價暴漲超40%!紐曼礦業(NEM.US) Q2盈利大超預期。全球最大金礦商紐曼礦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進展,在貴金屬價格上漲支撐行業之際實現了超預期的盈利表現。財報顯示,紐曼礦業Q2營收為
53.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9%,較市場預期高出4億美元;第二季度非公認會計准則每股收益為 1.43 美元,較市場預期高出 0.27
美元。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8.38億美元飆升至20.6億美元。該公司表示,本季度實現黃金均價達每盎司3320美元,較2024年同期的2347美元暴漲41%。第二季度其黃金生產綜合維持成本(行業基準成本指標)下降約4%至每盎司1593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這一成本下降標誌着該公司實現了顯著逆轉。此前紐蒙特與業內同行一樣飽受成本攀升困擾,上個季度其單位成本更創下至少九年新高,制約了其充分受益於金價飆升的能力。截至發稿,紐曼礦業週五美股盤前漲2%。
AI算力需求狂飆!
谷歌雲平台斬獲ServiceNow(NOW.US) 12億美元大單。美國雲計算與搜索引擎巨頭谷歌與專注於優化數字工作流程的軟件公司ServiceNow簽署了一份價值逾10億美元的大型合作協議,向其提供包含雲端AI訓練/推理算力資源在內的雲計算服務,這對谷歌旗下雲服務平台Google
Cloud
力圖吸引大型企業上雲計算平台而言是一場重大勝利,同時也將推動近年來在AI熱潮之下大幅擴張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繼續增長。據媒體報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且瞭解該協議的知情人士透露,ServiceNow承諾在五年內支出約12億美元。多年以來,許多大型企業客户使用的是雲計算行業領軍者亞馬遜
Amazon Web
Services(AWS)或微軟旗下Azure雲平台,谷歌雲服務的強勢崛起打破了這一態勢。谷歌強大的Gemini人工智能應用開發-部署-雲端AI算力資源生態以及結合AI大模型的Google數字廣告營銷服務生態吸引大量企業客户轉向谷歌雲服務。
高盛(GS.US) 投行業務超預期回暖,年內取消第二輪46,000人的大規模裁員。高盛決定今年不再對46,000名員工進行第二輪大規模績效裁員,原因在於其投資銀行業務復甦情況好於預期。知情人士稱,隨着交易部門實力持續增強,該行投資銀行費用及客户參與度均呈現上升態勢。不過報道同時指出,若後續經濟環境出現變化,高盛的裁員決策仍存在調整可能。週三公佈的財報顯示,高盛第二季度股票交易收入達43億美元,較分析師預期高出約6億美元,較第一季度總額增加1億美元。這一亮眼表現也推動公司整體利潤達到37億美元(合每股10.91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0.4億美元(每股8.62美元)躍升22%,超出市場預期。
豪擲200億美元股票回購,嘉信理財(SCHW.US) 真金白銀秀增長信心。華爾街資管巨頭嘉信理財公司宣佈推出總額高達200億美元的新一輪股票回購計劃。該公司表示,此計劃取代此前尚餘約69億美元額度的股票回購授權。新計劃授權回購200億美元的普通股,但該公司並未給出具體的回購時間表。嘉信理財聯席董事長沃爾特·貝廷格(Walt
Bettinger)在聲明中表示,該決定體現了公司“持續的業務與財務基本面增長動能,以及我們對公司長期增長前景的持續信心”。
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
北京時間20:30 美國6月耐用品訂單月率初值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