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銀行正積極展開行動。萬得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一共有458家上市公司正式披露回購增持再貸款,金額合計905億。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期各家商業銀行正加快落地回購增持貸款,初步測算,授信總額已超過3000億元。
隨着上市公司看好資本市場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和高管參與到增持回購大軍行列。據統計,最近三個交易日內(4月7日-4月9日),114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預案或股東提議回購公告,擬回購金額上限420.7億元;另有68家上市公司拋出股東增持計劃,擬增持金額上限382.36億元。兩項合計金額高達803.06億元。
2024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曾表示,支持上市公司回購和增持貸款,由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提供的資金支持比例是100%,“首期額度3000億元,不夠可以再增加”。
業內研究人士表示,未來回購增持貸款規模將持續增長,覆蓋範圍將不斷擴展,隨着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預計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和股東參與進來,整體貸款金額將繼續上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入市,形成良性循環。
銀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具體來看,4月8日晚,中國誠通再發聲表示,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同一天,中國國新表示,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方式增持,首批金額800億元,僅兩家機構再貸款合計將達到1800億元。
與此同時,不少商業銀行敏銳抓着這一機會,加大對增持回購再貸款業務的推廣力度。
工商銀行(601398.SH) +0.090 (+1.310%) 表示,目前已累計支持及儲備上市公司回購、增持項目超400筆,涉及交易金額規模超千億元,覆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個板塊,有力支持了央國企、民營企業強化市值管理、優化資本運營等各類需求。近日,又與多家上市公司進行對接,企業提出回購增持、加強市值管理資金需求超500億元,目前正在加緊推進中。
農業銀行(601288.SH) +0.120 (+2.317%) 表示,自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設立以來,農業銀行積極對接上市央國企和民營企業需求。截至3月末,農業銀行累計為“三農”、先進製造、綠色金融等多領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服務,貸款簽約金額超150億元,已投放金額超過85億元。近日,隨着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資金需求增加,農業銀行加快響應速度,正在與多家央國企、民營上市公司接近達成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合作意向。
此外,股份行中,興業銀行表示,截至3月末,興業銀行已與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東達成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合作並完成公告,貸款上限規模超66億元,其中民營企業數量佔比超80%,科技企業佔比超60%。
浙商銀行目前已與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東達成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意向合作,儲備擬回購增持金額超80億元,授信資金規模超50億元。
截至4月6日,招商銀行回購增持貸款已立項288筆、融資金額1048億元。
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
面對4月以來全球市場劇烈波動,A股市場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了股東增持、股份回購等計劃公告,連續釋放積極信號。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對此分析稱,增持回購大增,一方面表達了相關主體堅定看好中國市場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中國上市公司堅實穩健的財務實力。
“上市公司增持回購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着重要的積極意義,政策支持下,未來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規模有望持續提升。”在燕翔看來,從短期來看,上市公司增持回購流入的增量資金為A股市場帶來了更多活水,既保障了市場的流動性支持,更體現了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信心。從中長期來看,上市公司增持回購不僅有助於改善投資者情緒、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信心,還有利於推動市場定價更加註重公司內在價值和發展潛力、培育市場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
而銀行加快回購增持貸的落地,引導積極預期,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平穩可持續發展。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此前表示,一方面,再貸款工具能夠有效幫助上市公司降低融資成本,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穩定或提升股價,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改善資本市場的整體預期;另一方面,通過靈活調控資金的投放量和使用週期,央行可以有效提高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
業內研究人士表示,未來回購增持貸款規模將持續增長,覆蓋範圍將不斷擴展,隨着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預計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和股東參與進來,整體貸款金額將繼續上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入市,形成良性循環。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