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由人民银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引述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对於人行近期表态的「择机降准降息」,他理解「择机」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某种不利变化,如面临美国加徵关税等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人行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刺激经济增长。
其二,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加息压力,削弱财政扩张效果,人行就可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流动性供给,进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级市场买入新增发的国债,使扩张性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其三,当资本市场,即股市、楼市遭受某种冲击暴跌,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时,人行不但需要大幅降息,提供充分的流动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预,从而稳定资产价格。
余永定指,202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将会大幅减少,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也会减少,但幅度应该小於上年。因此,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应该要大於上一年度,但仍处在正常范围内。他认为,中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作为最後一道防线,人行完全有能力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余永定指,中国当前存在两个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需要让贸易顺差维持一定增长速度,达到5%左右GDP增长目标。另一方面,截至去年底,中国累积3.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这些资产亦面临风险。
余永定认为,针对关税壁垒,中国必须加速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转变,而非诉诸於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 (ST)
#人行金融时报 #余永定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