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成為抄底急先鋒。
股票型ETF總份額再創歷史新高,刷出新紀錄!截至上週五,股票型ETF上週日均成交達1386億元,相比前一週的750.48億元,大幅放量85%。
4月以來,4只滬深300ETF“吸金”超996億元;中証500ETF、中証1000ETF、上證50ETF“吸金”均超百億。
4月8日,股票型ETF淨申購罕見高達1097億元,單日淨申購額創下新紀錄,排名歷史第一。
歷史上,ETF基金單日淨買入超千億,總共就出現過兩次。上次是2024年10月8日,當天淨流入金額達1074億元。
關税風暴引發全球市場巨震,風聲鶴唳之際,匯金公司、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國家隊”在關鍵時刻果斷動手抄底!
4月7日,中央匯金盤中公告稱,中央匯金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匯金罕見在盤中發佈公告增持。
4月8日,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就2025年4月7日公告答記者問,表示中央匯金公司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下一步,中央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就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穩定資本市場答記者問。央行表態稱,中國人民銀行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暘投資增持ETF和中央企業股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作為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平台,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中國國新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其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積極支持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瑞銀指出,在2025年期間,除了“國家隊”(包括中央匯金、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及國家外匯管理局下屬投資平台)的之外,其他長期投資者可能在內地監管機構的指導下,以可持續且穩定的方式進入A股市場。
瑞銀估算,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0000億元、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淨流入。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表示,中國財政空間充裕,為貨幣與財政刺激提供了充足餘地。
高盛最新研報預計,MSCI中國指數、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仍分別隱含11%、15%的上行空間。在行業配置上,繼續偏向消費板塊,並在投資題材上重點關注醫藥板塊等受益於政府支出題材、高股東回報主題。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提出,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反而凸顯出中國經濟與政策環境的穩定性,全球經濟將進入“東穩西蕩”;通過重組債務、刺激消費、改革恢復信心“三部曲”,可以打破當前中國面臨的低物價循環風險;無論是從工程師供給、產業配套能力,還是規模優勢來看,中國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在全球範圍內幾乎沒有可比替代,這為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資產創造了窗口期。
國內機構判斷,A股短期的“籌碼底”已現,4月下旬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中期來圍繞內需政策發力和AI應用落地是今年主要方向。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