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據北京商報,對具身智能概念的炒作熱情,讓上緯新材成為年內首隻10倍股,僅用了短短15個交易日。新行業受到資本熱捧在情理之中,放大投資者的賺錢效應也是好事。但A股更需要慢牛股中出現10倍股,5年或者10年一隻10倍股,走得更穩,更符合價值投資的市場。
與短期暴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股歷史上真正的10倍股大多誕生於慢牛賽道。貴州茅台用16年完成300倍漲幅,寧德時代耗時3年半時間實現10倍跨越,這些案例揭示出慢速10倍股的核心邏輯:用時間換取空間,以業績消化估值。當企業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在30%,10年時間恰好能實現12.78倍的業績增長;如果市盈率保持不變,股價的漲幅也能達到12.78倍;即使市盈率略有下降,也能完成10倍的漲幅。
慢牛10倍股的培育需要三大土壤。首先是行業具備長週期增長空間,如消費升級、新能源發展等;其次是企業構建起技術壁壘或強大的品牌效應,形成持續盈利能力;最後是資本市場保持理性定價,避免非理性波動。這種模式下,投資者獲得的不僅是投資收益,更是在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紅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