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證券發表研報指,略微下調小米集團(01810.HK) +0.060 (+0.131%) 沽空 $13.49億; 比率 17.331% 第三季度收入3%至1,120億元人民幣(按季度減少3%,按年增長22%),並預測毛利率為22.7%(按季度增長0.2個百分點,按年增長2.3個百分點)。毛利率的按季度增加應得益於電動車業務佔比提升。
美銀證券預測,基於營運費用控制,集團實際營運利潤(扣除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研發)為89億元人民幣(按季度持平,按年增長70%)。總體而言,美銀證券上調集團調整後盈利至101億元人民幣(按季度減少7%,按年增長61%)。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列出專注新興市場及中國主動型長倉基金經理近月對主要港股持倉變化預測(表)
美銀證券表示,根據IDC/Omedia數據,小米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為4,350萬台,按年增長2%,新興市場應為主要驅動因素,因中國出貨量按年減少2%。美銀證券認為,這可能略為壓低平均售價,而記憶體價格上漲可能對毛利率造成負面影響。對於物聯網,美銀證券預計收入將受季節性及競爭而按季度減少29%,但毛利率應保持穩健於23%;預計海外物聯網業務將逐步回升,並支持收入、毛利率的長期增長。
美銀證券預計,集團第三季度電動車毛利率將按季度減至25.5%。由於第二階段產能擴產延遲,下調2025及2026財年電動車出貨量估計至38.5萬及65萬輛(原為38.7萬及70萬輛)。儘管如此,美銀證券注意到需求保持穩健,而公司新補貼計劃可能提升訂單動能;並注意到供應仍是瓶頸,但任何產能相關正面消息可能成為催化劑。
考慮第三季度預覽及短期風險後,美銀證券分別下調集團2025及2026財年淨利潤1%及8%;微調2027財年預測。並由於美銀證券調低核心業務及電動車業務的估值倍數,將下調基於SOTP的目標價至57港元(原為69港元)。重申「買入」評級,因從智能手機、物聯網到電動車的獨特生態系統應能支持長期成長。
相關內容《大行》華泰證券料小米(01810.HK)上季多賺63% 估汽車業務有望扭虧為盈
美銀證券又將集團市盈率倍數從22倍下調至20倍,以反映記憶體價格上漲的短期逆風;將市賬率倍數從4倍下調至3倍,以反映短期產能限制。(hc/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27 12: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