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據中國新聞週刊,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金融機構客户盡職調查和客户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中取消了“自然人客户辦理單筆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並核實客户身份,瞭解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這一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仍然明確提到,涉及較高洗錢或恐怖融資風險的,金融機構應當採取相應的強化盡職調查措施。
在《辦法》發佈後,部分銀行表示:為了防止客户資金用於詐騙、賭博、洗錢等違法行為,客户一次性存取款超過5萬元時,依然需要記錄資金來源和用途。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客服表示,上述舉措是該行的要求。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客服則表示,目前他們沒有相關規定的明確記載。在實際操作中,中國建設銀行北京豐台支行的工作人員表示,此舉是公安機關對於銀行反詐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辦理業務時櫃員需要進行詢問與登記,如果金額較大,又無法説明來源和用途,銀行會聯繫轄區民警實地核實。
另外,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關注到相關內容,但就目前規定而言,如果不涉及詐騙和洗錢,又十分重視個人財產隱私保護,可以進行分筆操作或線上轉賬操作。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